领英,这样一个原本被设计为投放简历、寻找工作、建立职业关系网的平台,逐渐变成了一个分享私人生活的社交媒体。巨大的流量红利也让许多在 Tik Tok、YouTube 平台上的网络红人入驻领英。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领英官方如何回应?分享个人观点对公司而言是否需要管理?什么样的帖子能在领英上实现病毒式传播?本文来自编译。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乔尔·拉吉 (Joel Lalgee) 大约从三年前开始在领英上发帖。他负责招聘工作,所以自然而然地,他花了很多时间在领英上。在这个平台上,雇员们列举自己的工作描述,求职者在上面寻找下一份工作。
但是乔尔在领英上不仅发布工作相关的内容,也发私人生活。他会分享自己在十几岁时面临的心理健康挑战,以及自己此后的生活。“在我看来,分享自己的经历是一种与人连接的方式,这表明你并不是孤身一人。” 他说。
渐渐地,乔尔·拉吉察觉到了一些变化。“六个月后,我发现话题参与度、粉丝数量、业务增长量都出现了大幅上升。” 现在,35 岁的乔尔·拉吉在领英上拥有 14 万追随者,而在他刚开始发帖时,这一数量仅为 9000 人。
“疯狂传播的门道令人捉摸不透,以前的领英上绝对不会有这种情况。” 他表示。
领英成立于 2003 年,最初是一个为职场人士打造的、用于分享简历、与同事建立联系的平台。后来它又引进了分享文字和视频的功能。目前该网站拥有超过 8.3 亿的用户,每天会产生约 800 万条帖子和评论。
自疫情以来,在家办工的职场人士希望弥补无法与同事互动的遗憾,转而开始在领英上互动。他们在领英上谈论工作,但不止于此。办公室与家庭的界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模糊。而随着这个公私界限的模糊,人们开始与职场上的伙伴、专业领域的同行分享更多内容。
一些用户,包活那些上班时刷社交软件(并因此感到愧疚)的用户,并不会觉得刷领英有什么问题。在浏览领英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仍然处于上班状态。对那些希望引起轰动、建立自己的受众群体的人来说,领英的流量是更易得的。一名经常在领英上发帖的德克萨斯州的招聘人员凯伦·沙弗里尔·弗拉德克 (Karen Shafrir Vladeck) 表示,Tik Tok 和 Instagram 等平台已经 “太过拥挤”,而领英上的观众 “唾手可得”。
在疫情期间,许多用户还开始讨论社会议题。这些话题虽然与领英的初衷不符,但却在那一时期影响着用户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在 2020 年,有人在领英上发布了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对种族歧视的讨论。在今年夏天美国最高法院对堕胎权作出裁决后,一些女性在领英上分享了自己的堕胎经历。
如今,领英用户发现自己会看到一些 “典型的” 领英帖子(比如宣布自己的新工作)和一些 “非典型” 帖子(如人们的自拍、婚礼的记录帖、克服疾病后的种种思考等)。并非所有人都对这种混杂的状态表示满意。一些反对者说,挤满了个人生活分享的帖子会分散他们在领英上寻找信息时的注意力。
“从疫情初期开始,我们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内容。” 领英的副总裁兼总编辑丹尼尔·罗斯 (Daniel Roth) 说。他注意到,人们越来越多地发布和分享关于心理健康、倦怠、压力的帖子。” 罗斯表示,以前并没有人在领英上讨论过这些话题,但从 2020 年春天开始,一直到两年后的现在,这些话题都是热门。
领英官方并未明确表示对这类过于私人的帖子的态度。罗斯说:“对这类私人内容,我们不会说领英主动引导了这些讨论。” 但是这些讨论确实鼓励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加入领英,开始发布关于领导力主题的帖子。
领英正在走一条很好的路线,因为它在鼓励人人参与的同时,也保持了用户所希望的专业环境。罗斯表示,现在关于技能、工作成就等相关的帖子,在过去一年中的参与度有所增加。
今年,在一项领英对约 2000 名就业成年人进行的调查中,有 60% 的人表示,自疫情开始以来,他们对 “专业” 的定义就发生了变化。“领英存在的目的也在改变。” 受访者表示。
和实体的办公场所一样,在领英上分享个人信息可以培养归属感,但也容易出现问题。在领英上坐拥 10 万粉丝的郑(Zheng)表示,公司现在开始发问:在一个专业性被不断重新定义的时候,有什么信息是可以被分享的,什么又是不能被分享的,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郑说:“这里存在着两种力量的抗衡。一方面我们希望员工可以在领英上表达自我。” 但与此同时,他表示员工应该保持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在领英上也应该是如此。
在过去几年里,领英一直在鼓励更多用户参与发布内容。去年,领英还启动了一个创作者加速器的计划,来招募更多有创造力、影响力的人入驻领英。现在,领英正在推出新的发布工具和格式。
曾经,在领英上有影响力的通常是 “思想领袖”,包括向数百万追随者发布建议的商业专家或高管。而最近,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明星和内容创作者从 Tik-Tok、YouTube 平台赶来,入驻领英。
罗斯表示,尽管领英正在招募更多有影响力的人,但人们不应该期待更多的帖子可以火遍全网。大多数帖子还是会分享给自己的关系网。
但现实果真如此吗?
一位名叫娜塔丽·罗斯 (Natalie Rose) 的 Tik-Tok 网红参与了领英创作者加速器计划,在领英上发布了一个哭泣的自拍,标题上写着 “焦虑和压力正在成为新的影响者”。这个帖子获得了 270 万的浏览量,远远超出创作者的预期。她也因此获得了一些合作机会和更多的粉丝。
娜塔丽曾经认为领英是一份在线简历。“在我的印象里,领英是给年纪大的人使用的。” 但现在她的想法全变了。“我现在将领英视作一个 100% 的社交媒体平台。而且领英上的粉丝更积极、更成熟。”
丹尼尔·罗斯表示,他不认为领英是类似于 TikTok、Facebook 那样的社交平台,尽管用户们在这几个平台上看到了相似之处。一些用户也赞同这样的想法,他们会在分享个人内容的领英帖子下面粗暴地留言:“这不是 Facebook!”
索菲亚·马丁·希门尼斯 (Sofía Martín Jiménez) 今年 30 岁,曾经是领英的高级用户。她用领英招聘,也经常在上面浏览一些有用的信息源,书籍推荐,相关领域的文章等。
自疫情以来,住在马德里的索菲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领英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比如亲人的死亡、战胜疾病的故事等。这些个人故事充斥着平台,以至于她无法用领英进行正常工作。“我不得不改变自己在领英上的工作方式。” 现在她会选择关键词搜索,而避免直接浏览主页。
从去年开始,拉吉开始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帖所受到的关注感到困惑。他想知道,这种接触更多人的期望是否会导致自己分享本不该分享的内容,或者刻意夸大事实以寻求关注。 “现在我无从得知,这些故事是否是真实的,还是被刻意塑造成这样的。“
领英表示,该公司会持续变更产品,以确保人们可以在提要中看到需要看的内容。“领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为了娱乐而创造的,而是为了经济机会而创造的。”
对于那些希望发布个人内容并且找到更多受众的人而言,可以遵循一个领英帖子模版。约翰·尼莫 (John Nemo) 是一位专门为领英客户提供这类故事模版的顾问。他指导人们遵循这样的公式:个人故事 + 商业经验 = 内容。
他设想了一名叫拉尔夫的狗,用这只狗狗的死亡来举例。
个人故事就是 ‘拉尔夫死了’。商业经验和感悟是什么呢?他提出了有关交易的经验:“我在销售中学到的一件事就是,你会不断地失败,不断地被拒绝,不断地被抛弃。”
如何将这两个信息合二为一?他建议人们这样开头:
“我失去了我最好的朋友,一名叫拉尔夫的狗。这是我们的照片。”
“我从拉尔夫身上学到的——当然任何一个狗狗主人都知道——狗狗永远不会抛弃你。”
“你无法从一个不断拒绝你的销售工作中获得认可,但你可以从所爱的人或宠物中寻找认可和自尊。”
最后,要提醒所有的关注者:“在评论中分享你和狗狗的照片。”
约翰·尼莫说:“越是个人的内容,越是戏剧性的内容,只要它最后有升华的部分,最后大多都能获得病毒式的传播。这就是我观察到的现象。”